拳术中意念的合理运用应以适中的意念强度贯穿于训练或实战的始终,并能根据客观需要在有意无意之间进行灵活的调整。在战斗中,视较技为角斗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把战胜敌手作为神圣的职责。但真正做到这一点,可不是一件计日成功的容易事,这必须使自身与环境达到高度的谐和统一。
拳术意念的提高与人们的性格和意志有着紧密的关联。性情刚毅凌厉。但是鲁莽好斗者或善良怕事者将难以长时间地保持强烈的意念。其实性格是复杂的,许多人的性格难以捉摸。但是拳术的锻炼可以改善人的性格,变懦弱为刚强,化愚笨为聪颖。所以拳术意念的训练是拳术心理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动作的病点与实战的禁忌
(一)动作病点三十四例:
歪斜:身体无中,不稳定
低头。
软顶:无顶劲。
瞪眼:故作怒容。
张口。
寒肩:两肩耸起。
腆胸:含胸过度。
弓背:脊椎极度前曲如驼背。
俯身:上体过分前探
仰体:身体后仰。
曲腰:过份塌腰,塌腰。
脱肘:肘臂浮动,根梢脱节。
折腕。
握拳:一味的紧握双拳。
分指:手指分张过大。
扭臀。
曲膝:过多的下蹲。
敞裆。
直立:膝关节完全挺直。
老步:步子迈得过大,不能灵活收发。
软腿:腿不协调。
不知放松。
不知用腰。
双手齐出。
有去无回。
妄发乱手。
摒息努劲。
虚实不明。
不相连贯。
畏首畏尾。
动作空洞。
神气间断。
求猛图快。
走向极端。
(二)应敌十三忌:
怯敌:慑于对手的名声,或临敌紧张,以及在挫折中丧失斗志。
轻敌:应敌前不作思想与技术上的准备,在战斗中轻举冒进。
轻试:喜欢同陌生为轻易地交手,毫无防人之心。
酒后:饮酒或精神状态不佳时与人交手。
不识敌意:不观察对手,不揣摩对方,不了解对方。
不量地势:不顾及环境的影响,忽视天时、地利、人和等作用。
不审强弱:不观察对手的长短之处,不能因人而异的实施对策。
见空不入:缩手缩脚,消极对敌,失机误势。
着点不实:只求悦目,不管实效。
气浮力猛:心焦气燥、歇斯底里,昏头昏脑,一味蛮干。
心慈手软:进攻意念薄弱,瞻前顾后,思虑过多,注意力涣散,手下留情。
使用成式:热衷效法正宗的招式,没有变化,没有创新。
招后无备:孤注一掷,绝力尽出,不留后路。
进攻
拳术发展至今,单凭防守取胜是极为罕见的,人们不能只是依靠对手的失误。要知道最为杰出的防御也不可能风雨不透,渴望战胜敌人就必须采取主动的行动---进攻。
进攻就是积极地使自身的较坚硬部位与对方较脆弱部位相接触,并把一定的能量通过力的形式传递给对方,以达到威慑对方的心理及损伤对方的躯体为目的。实行进攻的训练与进攻的研究,无非是想增加能打败敌手的那些富有实效的进攻在实战中出现的次数。因为:
有实效的进攻次数 = 进攻次数 * 进攻成功率
故提高有实效的进攻次数就需要在较量中想方设法创造进攻的条件,占据优势,以保证较多的进攻次数,但更重要的是要谨慎进攻,注意提高进攻的成功率。进攻成功率的提高才是“进攻研究”的首要课题。
进攻的成功率取决于进攻的命中率和有效率。
命中率 = 命中次数 / 进攻次数
有效率 = 成功次数 / 命中次数
发动进攻而未命中目标,就谈不上有效,更谈不上成功。因此,“攻则必中”是进攻的基本要求,可是只做到命中目标是不够的,那些轻描淡写,不痛不痒的无效进攻即使命中,也算不上成功。所以,“中则必果”也是不容易忽视的。
进攻成攻率 = 命中率 * 有效率
怎样提高进攻的命中率和有效率呢?提高命中率的两条途径是:其一,使进攻出乎对方的意料,让对方难以预测,不及变化。其二,提高在快速运动中进攻的准确性与精确度。然而提高有效率的方法是尽量把较大的能量施于对方较薄弱的部位。这就是要在明确人体要害及薄弱环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大接触时的应力与纵深。
怎样使进攻出其不意,敌莫能商量呢?一是要缩短攻击的进行时间。二是要提高进攻的突变性。进攻的进行时间是从发现战机到进击完毕所花费的时间。意欲缩短这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