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拳学资料新人新语 > 如沐春风 似饮甘露

如沐春风 似饮甘露——学习韩氏意拳体会

作者:朱焕全

  哲学中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体现在人类社会中总是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精神需求便如影而至,换句话说,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两大需要,再具体一点说,兴趣和爱好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自然表现,是精神生活的典型体现,姑且不论它产生的前因后果,就其现象来说,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武术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殊行为之一,首先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强身健体、治病延年、防身自卫,其次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具体表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形式。

  不知什么原因,我自幼喜爱中国功夫,或许是书中对传奇人物的描述,又或许是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侠义气概,也或许是飞檐走壁、刀枪不入的神奇技艺,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记忆,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这样一位功高盖世、侠肝义胆的英雄式的人物,带着这个梦想,不惜一切抓住所有可以抓住的机会,记得最初的学武经历大约是在十二岁,村里来了一个武师,是一户人家的亲戚,父亲经不起邻里的鼓动,让我也跟着练习,我学的认真,练的刻苦,不久电影《少林寺》播放,结合自己所练的好象不是真功夫,家中老叔长我几岁也爱练武,看我生性爱动,又有资质,教我虎拳、九节鞭等。平时对各种武术书籍、杂志也爱不释手,并从中自学套路及各种功法,象醉拳、螳螂拳等,上学的路上也曾向朋友讨教少林拳,课间与伙伴们在山坡、草地苦练鲤鱼打挺、前空翻等武术基本动作,对各种踢木桩、打沙包、站马步、负重练习等更是乐此不疲。多年的盲从苦练并未练出想象中的高深功夫,片面认为是没有名师指点,高中时有机会学习形意八卦掌,向父亲说明心意,得到允许后,练得更加勤奋,燕、鹰、熊、猴、龙、蛇、虎、马,怀中抱月、肘底藏花,至今也能一一道来,之后学习在家乡流传最广、普遍认为最有实用价值的心意拳,大学期间也曾接触太极拳,然而,多年的追求并未实现自己的梦想,或许象更多的练武者一样,热情渐退,又或许认为自己不够刻苦,缘分不够,然而内心深处那份对武术的情结丝毫没变。也就在大学期间,偶去书店,看到《意拳----中国现代实战功夫》,觉得说的很有道理,似乎说明了心中的疑惑,于是照本宣科,开始站桩,但很快便茫然无所适从,只好放弃。大学毕业后的一天,偶然遇到心意拳老师,其大谈意拳,心中窃喜,仿佛感到离拳不远了,与其他两位师兄弟一起每天早晨跟随老师练习,蜻蜓点水、分拨试力、神龟出水、用意不用力等,无论是拳学理念还是训练方法较以往大不一样,我心中暗想这应该是我想要的功夫,应该是真正的中国功夫,一段时间后,心中依然不知所措,丝毫感受不到想象中拳学的魅力,偶有意拳前辈来蚌讲拳,我们也难见其面。心中困惑依然难消。

  1994年8月,恩师韩竞辰先生自珠海到蚌埠讲拳,活动期间我负责经费管理、摄影以及陪师父打发闲暇时光,闲聊中迷惑之情不经意流露出来,或许只是一个话题,又或许是自己心中的无奈,可是经师父轻描淡写的回答便使我耳目一新、茅塞顿开,我仿佛在茫茫大海中看到航标灯,又仿佛在漆黑的夜晚看到黎明曙光,心中暗喜,功夫不负有心人,冥冥之中感到这才是我的师父,是我人生的引路人,坚信真正的功夫功夫一定在这儿,果不其然,往日那种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没有了,哪怕一个很简单的动作都有其实际意义,我的心中豁然开朗,进而使我更加起劲的训练,无论是思想还是功夫,进步的感觉无比真实,用如鱼得水、久旱逢露比喻丝毫不过。蒙先生不弃,收为义子。转眼随师二十余年了,概括如下:
关于我们   |   美国加州   |   美国夏威夷   |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