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拳学资料名家论拳韩竞辰 > 意拳的价值

意拳的价值

作者:韩竞辰

  意拳从创立之始,就以在博击中,瞬间爆发出巨大能量而异军突起,这种能力意拳习惯上统称为「整体力」「浑元力」。意拳的拳学理论与实战效果,即刻引起了整个武术界的关注,随之众多武术界人士越来越多地投入到研究、探索意拳的特殊效能中来,近年尤盛,时至今日,论著很多,唯不足大多仍停留在表象的、片面局部的甚至于臆造的困境之中,尚无全面的、系统的完整解释。无怪乎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曾讲:「百年之后,方知我道真」。作为意拳后学时感汗颜,敢不努力。笔者不揣浅陋,将自己所习,所研之心得,自认为意拳价值所在,直承于众。鉴于意拳理论体系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因而有必要将一些名词稍加解释,以利于后文的理解。

  一、名词解释

  1. 自然
  1)纯自然:
  是指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与演进规律。即自然生态。
  2)习惯性自然:
  由人类主观意识而规范,通过不断演习,强化而形成的自觉言行。时间越久越自然,自然到在厕所里也会问「你吃饭了吗?」
  3)本体客观条件与事物客观需求条件相吻合之应用自然:
  这个题目本身已经很清楚了,无需赘言。

  2.整体
  1)表象整体:
  多指可观察的,形态的整体状况。
  2)意向整体:
  多由人类自身主观意识设计塑造的自以为是的整体状况。
  3)内在机制与外在机制以及明确地目的性有机融合,协调统一的整体:
  这是中华民族最高,也是最佳的整体状况。

  3.浑元
  是人类完美主义的理想终极追求目标。事物丰富的内含由此而生,如果要挂靠学科,全人类结晶尽在其中。佛学「随缘说法」亦根于此。所以才有了一个具体事物,居然产生繁杂解释的现象。

  二、意拳的价值

  1.换劲
  换劲之说,在传统武术中,由来已久,「换劲」一词由几时提出,何人最先提出,实无从考查,留待史学家去研究吧?这里仅从具体内容说起。所谓「换劲」,是指将人类劳作养成的用力习惯或运动机制(传统称为「浊力」),通过特殊的训练手段和过程,使之转化为拳术运动乃至专项运动需求的用力习惯或运动机制。意拳将「桩法换劲」作为训练过程中极重要的环节,并从功架、耐力、功夫的表象认识,深入到内在本质的,意在健全内、外运动机制的广泛研究,从而使传统的「桩法换劲」又有了新的,更为丰富的内容。因而在许多场合,我明确地告诉大家,「桩法」是早就有的,不是意拳独有的,但是对「桩法」的重新认识,赋予「桩法」新的、丰富而独有的内容是王芗斋先生。而且,他将桩法训练提到一个首要的、贯通训练始终的最高位置。

  2.桩法的价值
  (1)肩架配备:
  所谓「肩架配备」,用现代知识来讲,即是「人体运动最佳结构」。意拳对运动人体结构的认识,首先确立了三大准则:生理器官结构与生理机能相结合;保护需求与进取需求相结合;两大结构再结合。是一个既不违反生理(健康,医疗作用),又能满足攻防需求的「最佳拳术运动结构」。因而意拳将这个完备的结构,称为「浑元桩」,进而求出「浑元力」。

  (2)试力:
  意拳将首先获得的基本结构,再进一步的放在运动中(自身的)或有一定阻力的状态下,乃至实践中不断测试,回馈修正。正所谓「求诸己身,反向身外求」,使之逐步完善,形成良好的运动机制。意拳将这个过程称为「试力」。力由站而生,由试而知,由用而得。

  三、意拳对「力」的认识的价值
  意拳提出了一个与习拳者固有观念相违背的观点,「一用力便是错」「舒适得力」。这对一般人来讲,尤其是习拳者是不可思议的,也是难以接受的。因而就有人提出「很客观」的反对意见,「不用力怎么打」「舒适就不得力,得力就不舒服」。意拳不用力之说,是针对所谓肌肉伸缩产生的力,一味地玩肌肉松紧游戏的人而言,对前文提到的「浊力」而言。意拳发展了传统中「筋长者力大」的观点,找到了更直接更快见成效的认识与方法,明确提出了「筋存劲力,骨存神」的精辟的指导原则。它比依靠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更渗透,更具摧毁力和符合运动需求。所谓「舒适得力」是指优良的、通畅的运动机制,保证了力的顺畅发出与充分发挥力的完整性。从而有效提高打击力。

  四、整体观的价值:
  众所周知意拳最强调「整体」。一般人总以「整体力」取代意拳「整体」内涵,实在大错特错。「整体力」仅仅是意拳应用瞬间时的外在体现而已,意拳所倡「整体」是指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整体观念,是用以衡量与实践的大原则和尺度。它贯穿认识与训练始终,不可放过每一细小环节,从而扩展了「体认」二字的深刻内涵。达至「动愈微而神愈全」「有感皆应」的上乘境界,实乃不二法门。

  五、理论联系实际:
  意拳对意识活动与形体活动的研究,遵循传统「知行」观,提出了「抽象有无具体体认」的实用原则。反对空谈理论,反对夸大意识作用的无稽言行,不主张由意识强加于形体的意向感受训练。笔者称其为:练时感觉良好,一用全无的玩感觉。同时也反对「盲目」的功夫观念。所谓「盲目」,是指应用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往往只怪自己功夫不到家,从不考虑所习是否有问题。同时亦有许多其它合理不合法的客观现象应加以注意。

  六、矛盾统一价值:
  意拳对拳术运动中相互对应的因素(俗称矛盾)的研究,采纳了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学说观点。传统文化将对应关系归纳为几点:对立统一;互根,互依;消长转化。这启发了意拳从事物的独立性与共性入手,分析相互对应因素有机结合点,从而找到了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使武术界梦寐以求的即不受力,同时又可以打击对方,成为真实可行,行之必果的客观事实,进入了即充分表达独立又具有丰富内涵的拳术至高境界。「内虚灵,外挺拔,舒适得力为基本不动的原则,更以刚柔、虚实、动静、松紧同时起参互错综作用」。

  七、步入必然的价值
  意拳在实际搏击中,往往表现出「只一下」,战斗就结束了。许多人将这一意拳的奇特现象理解为「奋力一搏」「孤注一掷」,更有甚者谓之曰「疯狗精神」,实在是无知之极!之所以意拳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是因为意拳已从判断式的偶然性结果,进入完备式的必然性结果。正如王老所言:「如大冶洪炉无物不陶溶。假借宇宙无穷力。意力水面行,运力如山飞」。而且经过了「菩萨畏因,凡人畏果」的修行功夫。

  八、总结
  总体来讲,意拳究在民族文化,研在拳术实践。意拳是继承了传统拳术,又在人类知识更新的推动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全面的、深入的再认识、再实践的反复印证后,而确立自身的原理原则,指导拳术行为,进而形成既有全新理论,又有独特训练程序的,重在实践的独立体系。思之所及,信马由缰,具体细节,另文再议。 

  韩竞辰 于珠海寓中  98.9.2 深夜

 

关于我们   |   美国加州   |   美国夏威夷   |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