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拳学资料名家论拳韩竞辰 > 我对意拳的认识

我对意拳的认识(2)

作者:韩竞辰

,因此公式②是最佳选择。
  这样我们得出一个正确结论,就是要用拳理、原则指导我们从零开始的整个训练过程。“为何有此一动”,不可“默然滑过”,体认二字即是包含着全过程。
  四、爆发力与浑圆力
  讲到爆发力,大凡对运动有所认识的人都知道,无非就是指运动员在瞬间所发出的极限能量。如:跳高运动员在起跳瞬间将冲击能量转变为跳跃能量,投掷运动员在投掷瞬间的能量发挥,诸如此类,在运动中比比皆是。那么浑圆力与爆发力有什么区别呢?它们相同的都是指瞬间的能量发挥,所不同的是,一般的爆发力是带有专项定点的含义,如跳高的瞬间、挺举的瞬间等。拳术运动瞬息万变,需要随时随地的爆发,它是全方位的,要求运动员的质素更高,“浑圆”二字即表示全方位,“浑圆力”即是全方位的爆发能力,“遍体灵通意,无点不弹簧’’,即是此意,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应明白王老所述“局部”、“片面”之含义。学习意拳的人切不可以一两个动作或收缩肌肉使身体板结一块来表现自己有了“浑圆力”。
  五、一个本源、两种用途
  学习意拳的人都知道意拳具有健身与自卫两种用途,但所接触的人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意识和现象。一是将养生与技击对立。一是认为技击本身就包含养生。前一种人主观意识上将健身与自卫明显地分界开来,一般是把自以为无技击意识的如平步桩法、形体锻炼等划为养生部分,把技击桩、摩擦步、试力、推手等划为技击部分。这种划分方法,对健身人来讲也无可厚非,但事实上就我所接触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锻炼体质增强了,自然地对技击产生浓厚兴趣,于是乎抛开健身训练而执着于技击训练,表面上似提高了一个层次,实则走入釜底抽薪的歧途,忘了“非常出于平常”的至理。后一种人有的从主观意识上就认为意拳就是讲技击的,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我站技击桩同时不也健身了吗?一上来就这种力,那种力,“周围如狼虫虎豹蜿蜒而来”,开句玩笑话,真的来一只尚且受不了,何况一群乎。这样的人在追求中实践证明往往力不从心,欲速则不达,最终还是要返回头来补课,补什么?补基础。世间事物进化都遵循一个由简入繁,由基础到高深的定式。就体育运动而言,也是如此,由基础素质训练入手,培养拼搏精神,培养形体的三大质素(灵敏度、速度、爆发力)再过渡至专项训练。越是高难的运动越是需要坚实的基本动作为支撑点,否则都落于空处,自我感觉良好,一到实际则败下阵来,这种情景在运动界屡见不鲜。所以学习意拳正确的途径是:了解自己,调整自己,提高素质,健身技击都源于此,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追求。我在教学中一贯主张“一个本源两种用途”的思想,“切志倡拳学,欲复故元始,铭心究理性,技击乃其次”。依此按部就班学下去,效果甚佳、甚速,同好不妨一试。
  六、学拳步骤
  1.端正思想:首先要破迷信,树立“学拳先明理”的正确思想。拳术界有“宁教一套,不拆一式,宁拆一式,不讲一句话”的说法,这种本末倒置的作法往往使学者学了拳倒不会打架了,步入按图索骥的刻板之途。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原则,充分了解“为何有此一动”,切实体认,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形式:树立了正确的思想方法,入手功失当从解决自身形体问题开始,即“舒适得力”的内含。在学习具体运动形式时先规范,中规中矩,完成运动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认识,自然过渡到自动化的运动形式中。打破规矩是现时代人的时尚,但要充分了解所谓“打破”是从规矩中走出来,不是废除基本形式,凭空想象,加以似是而非的理论。王老是怎样讲的呢?“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3.顺序:意拳的整个训练过程,是由点——线——面——立体,用空间解析的方法来解,就是将空间中的任一点做为训练的起始,再过渡到任意两点间的连线研究,依此类推最终形成立体的随意运动形式。
  4.劲理:关于劲,我在前面已论及不再赘述,意拳是以桩法为起端,来达到此目的,传统称之为“桩法换劲”,其重要机理在于抽象虚实有无体认。王老论及“欲求技击妙用,须依站桩换劲为根始,所谓使其弱者转为强,拙者化为灵也。”
  5,作拳:打人、发人、治人是意拳的技击追求步骤。意拳认为打人是最基本的技法,故平日对于打法,亦
关于我们   |   美国加州   |   美国夏威夷   |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