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拳学资料名家论拳韩竞辰 > 三分钟学理

三分钟学理(3)

作者:韩竞辰

“用力”之范畴,力+技巧=劲。

  经作者不断地研究,在“力”与“劲 ”的分别问题上,存在着一个最根本的盲点,就是同是一个物质(本体),又是同一物质(本体)自身的运动,按理不应该存在彼与此的分别问题。只因存在自身用力大小,技术优夯,熟练程度的差异问题,不应怀疑是同一物质(本体)运动的客观事实!

  解开这个盲点的关键,在于不是怀疑同一物质(本体)的运动事实,而是同一物质(本体)运动条件组合的差异!现代称之为“运动机制”。在同一行为中,运动条件相同,不等于运动机制相同,运动条件的不同组合,就会产生不同的运动机制。作者近年在教学中,采用图像加文字注解的方法解决,较为明了,容易理解。

  力学示意图

  劲学示意图

  力学示意图解析

  力学体系组合原则,是以力为核心,所有的运动条件,都以力的指数增长为核心归属,任一子系统都从属核心部分,以数学百分比的概念描述,就是99%的运动条件,为1%的力服务。诸如:负重训练是为了直接的力量增长,技术设计,是为了力的传导顺畅,确保力量传递的完整,等等。总体来讲,所有的研究与努力,都是围绕如何增加力量为最终目的。在力学体系中,所有的运动条件与力的组合关系,是从属关系,一切为力服务,因此运动条件的组合,最终形成运动模式即用力机制。用力机制的产生特征,就是通过具体的训练,可以直接地获得。

  劲学示意图解析

  劲是一个综合效能。所有的运动条件相互间是平等关系,它们之间是依照互动互补的关系为组合原则。劲是所有运动条件在互动互补的原则基础上,而产生的综合效能,也就是几千年来,习武者梦寐以求的“劲”。

  我们同样以数学百分比的概念解析,就是100%的运动条件相互作用,才能产生出“劲”这种一个完美的结果,“力”在“劲”中只是100%运动条件中的1%的条件或地位,意识活动能力亦是100%中的1%条件而已。因此而决定了“劲”的寻求过程,是一个寻求完备的过程,传统称之为“浑元”,由完备而产生的综合效能,称之为“浑元力”。

  劲无法像力一样直接获得,而是一个间接获得的过程与产物。因此,作者在教学中极力倡导“换劲”一说,反对“求劲”一说。强调“松紧”的训练方法,只能产生力的增长作用,与“劲”终身无缘。“祛拙求整”的含义正是让我们祛除用力机制运动习惯,而转换为用劲机制运动习惯,所谓求“整”,正确的解释应是完备二字,而不是通过“松紧”作用而形成的形体僵硬的状态!“松紧、紧松勿过正”句子中的“正”,所指的就是,具体的松,具体的紧都是错误的。“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一用力便是错”是至理名言。是意拳的核心学理。“松紧紧松何时休,休时当下即紧松,不明之时遍处寻,明了此生通是君”。写至深夜,闲歌一曲,以谢明月。

  其三拼命

  拼命仅仅是勇气或形式所追求的表达,也是一个拳手的基本素质之一。但不应忽略了能力的真实价值。在传统道学中有:“不能”与“不为”的区别。所谓“不能”,是指一个人没有能力或条件不充分。这种情况下强力而为是不智之举,古称“匹夫之勇”。所谓“不为”,是指一个人有能力或有条件,只存在具体的为与不为的选择问题。古称“大智大勇”。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解析“勇气”。勇气产生于自信,自信产生于认识,认识来源于感知。在生活中我们不会对认知的事物产生恐惧,只对不认知的事物产生恐惧。因而古人对打雷闪电的自然现象产生恐惧,现代人不会恐惧。

  因此拳术中“勇气”的培养,不是简单的敢与不敢的“勇”。也不是一个主观臆造的精神狂,假想式的精神培养是不切实际的,在生活中,你能切实解决一只疯狗的攻击。在我看来你已经具备优秀拳手的能力了,太多的狼虫虎豹,只有一个答案:你死定了!拼命谁人都具备,但不等于拳术,在实践中,不会因为你拼命了,你就战无不胜,如果是这样,拳术的研究与努力都是毫无意义的。

  是篇,意在告诫习拳学子,三分种学理是传统与现代

关于我们   |   美国加州   |   美国夏威夷   |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