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拳学资料名家论拳韩竞辰 > 三分钟学理

三分钟学理(2)

作者:韩竞辰

息最具质感,谁将功夫最大,拉大山的,一定胜过拉大楼、大树者,答案是理所当然的。意拳学理如果是这样,那意拳就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惜的是,太多的人都在如此付出着、实践着。实则浪费精力,虚度年华,一生一世不得拳之精要。王芗斋先生评语:“七十、八十还是门外汉”。不知自然为何物者,何以发挥自然本能力,唯机械熟练工而已。

  意拳倡导“发挥人之良能”(即本有的发挥),首先要发现“良能”,认识“良能”,才得以发挥“良能。,“离开己身不是法”,“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才是通向“假借宇宙无穷力”的唯一正确途径。即定的主观意识,精心设计,精确制造。即定的目的,即定的设计,即定的方法,这正是招式的本质。王芗斋先生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一具体便是错”,此语即是对“招式化”本质的揭示,亦是意拳学理的核心理论。

  其二,松与紧,要想认清松紧问题,首先是反映一个切入角(即研究对象)的差异。如果我们只是从力的角度切入,纯属于力的范畴的探究。具有多大力量,可以负担多大重量,力的产生根据,如何运作可产生的最大值。

  关于力的探讨,古今中外,引经据典,学贯中西,这样的文献太多太多,多到给人一种错觉,已经不是拳本身的考究,而是智力的竞赛,学识的比拼。说下天来,看看此等武学大家是如何具体表现的,终不过“松紧”二字。因为研究对象的限定,无论你如何精深地探索,如何高深地去解释,终不出“力”的范畴!

  由力的本质,而决定了在客观中最终只有归结在“松紧”问题上。正确地把握“松紧”的质量,“松紧”的转换频率,肌肉的横截面积,韧带的厚薄,力的问题可以说,就基本上得到解决了。剩下的只有把握何时松,何时紧的实践功夫差异问题。传统中对重理论,轻实践之人有一简单的识别方法,“行家一出手得知有没有”。所谓“一出手”,就是告诉我们,说的、写的是一回事,重要地是看他如何做的!

  如果我们从传统中“劲”的角度切入研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力”与“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词汇,从字义上,首先是有分别的,绝不是一个人两个名字。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在大量的武术文献和描述中,也明确地反应出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力”与“劲”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因而在传统武术中,有“用劲不用力”一说。关于“力”,我们前面已经大概描述它的原理、机理,它也是被大众普遍认同的客观现象。

  那么传统中的“劲”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从“劲”字的本意讲起,“劲”这个字,它不是拳术专用词汇,它是中华民族的特有词汇,是中华文化的特殊产物。它是一个多义词,也可以说它是一个综合词汇,应用范围很广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北方地区,评价一个人时,说这个人“没劲”或“差劲”。往往不是专指这个人没有力量,也可以指没有精神,也可以指人品不好,也可以指事情办得不好,也可以指这个人不值得交往,也可以指表示一种拒绝。除了指人,同时也可以指事,指物。这样我们就得出“劲”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它是一个特有词汇,就运动而言,它不是拳术的专用词汇,在传统技艺中通用,例如:摔跤中讲“跤劲”,拳术讲“拳劲”,打铁讲打铁的“劲”,戏剧表演中也讲“劲”。这样我们首先从字义上,应用上分清了“力”与“劲”有差异存在的事实。

  进一步探讨“劲”与“力”到底有何本质上的差异呢?

  经作者多年研究发现,前人在“力”与“劲”的分别问题上,往往是混淆的,甚至于是自相矛盾的,最终的答案是“感觉”,既然是“感觉”那就只有用行为让对方感性地去分别两者之间的差异,这种方法又经常使感受进入技巧就是“劲”的误区。不出

关于我们   |   美国加州   |   美国夏威夷   |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