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拳学资料名家论拳韩竞辰 > 再论意拳的价值

再论意拳的价值(2)

作者:韩竞辰

例如:相对行为的组合或是单一行为自身的相对组合,相对概念组合等等,诸如此类,比比皆是。往往是理论上解释合理,而实践中无从组合,至今尚无解释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方法。

  每一事物,每一事物内在单一因素(包括意识活动),都是明确的独立性而存在,都具有各自的、明确的目的性。譬如:刚、柔、虚、实、打、顾等等,这种独立性(独一性)都具有明确的不容混淆的特征。每一意识、行为、目的都必须具有这一特征,才得以成为具体事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只对相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亲和力,对于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排他性。因此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独立的事物统一起来,都是徒劳无益的,或是表面的,而最终也是没有结果的。例如,一个人在具体事物中的表现,我们不能评价他为又好又不好。拳术单一行为不可能又向上又向下同时展现,同样又不可能又打又不打。在理论上有许多牵强附会的解释,但在实际操作中永无是处,出尽洋相。诸如许多人解释自己的单一行为是虚的同时又是实的,充其量只能是自圆其说,说说而已,真的用起来,虚就虚,实就实,他决不敢玩又虚又实的鬼把戏。动起来恨不得把吃奶的力都使出来,希望一拳打下去将对方从精神到肉体彻底消灭,这才是真实独立性的表达,有假包换。打虎用全力,打猫亦用全力才是真情。如上所述,独立性质的事物是不可能亲和的。那他们怎样才能亲和在一起呢?这本身也是一对矛盾。他们的亲和最终是由事物的共性将他们有机融合。这种亲和必须以相同的因素为基础,即两个独立事物,都具有相同因素。相同因素是两个独立事物亲和的纽带,而且也仅仅起纽带作用,它不干扰独立事物各自独立的性质,不是委曲求全。如是才是一个完美的、合理的、各得其所并行之有效的亲和。此为不二法门。基于这一点,一切的矛盾,才能得以公平、公正、合理的统一起来。现在讲起来,简单明了。但为了认识它,用去了我多少心血,实难于言表。作为凡夫俗子的笔者,恕我在具体操作上在此有所保留。就以过去的事物权当证明,如同历史上的国共几次合作,抗日、北伐合作都是颇有成效的,双方都得到了各自的发展,是成功合作的范例。而其它时期的合作都是失败的,其结果是残酷的,是以血与火的代价换来了各自的独立。经济合作亦如是。言及于此,智者当明。「钩、叉、裹、锉一齐来」,王老此言不虚也!破帽遮颜过闹市,难遮落魄饥寒色。

  效应
  家运、国运休戚相关,拳术的发展亦如是。意拳学术的传播,有过兴旺,有过低潮。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年开展散打以来,拳术界求真自然而然成为主流,各流派之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意拳的学理与实用价值,越来越受到技击爱好者的关爱,也不乏以意拳学理为基点而形成的新学派。这是一个公平竞争,相互渗透的大好时代,只有落伍者,才怕人渗透。老子曰:美天下皆以为美。王老曾发宏愿:「希吾国民人手一册,提高国民素质。拳道之大,实为民族精神之需要,学术之国本 ┄┅。若能完成其使命,则为之拳,否则是异端耳。」习拳者的关爱与相互渗透,正说明了意拳价值所在,生命力所在。笔者喜爱渗透甚于大成之说。希望有志武学之士,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渗透,中华武学有望矣。

  必然性
  在意拳发展史中,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与人交手往往「只一下」战斗就结束了。因此意拳学子常以此自夸,沾沾自喜,引以为荣。因而在客观上导致了只钻研「只一下」的不良学风,此风看似求真,实则极大限度地限制了学习进步。

  所谓只一下的渊源,来自于形意拳中「硬打硬要无遮拦」一说。现实多将此句理解为奋力一击或是绝招、绝技的硬碰。殊不知,对于意拳「只一下」的现象根源,大相径庭!

  意拳的「只一下」现象,绝不是奋力一搏,更不是凭着一招或一式的绝招而得逞。意拳「只一下」的理论根据在于传统文化中的「浑元」思想。所谓「浑元」是指:包容具体事物的所有相关因素。不是许多不明其意义之人所述,「浑元」是一种模摸糊糊、似有似无的虚假或人为感觉。「浑元」的基点在于真真实实的有而不是感觉有。正因为如此,意拳强调必须对诸项力或诸项力的相关因素,做到真真切切地落实,「抽象有无具体体认。」当我们满足了这一基本条件时,行为趋于完善,意拳称这种完善状态为「力的完备」,即「浑元」的具体落实,此时,无论对方用什么方法,自身都会自然地、第一时间反应出一个相应行为,即「有感皆应」,因此才有了我们所自夸的「只一下」。「只一下」的现象,标志着意拳已经从事物的偶然性,进步到了必然性的至高境界。笔者研究到这一点时,从内心生出恐惧心,意拳的可怕之处。「一招一式,打三携两不为拳」,「拳拳服膺以应无穷,是谓拳」,此之意也。

  传导
  时至今日,拳术中仍然将力的传导形式描述成由地面作用力,通过下肢,胯腰,肩背,上肢,进而至手作用出。笔者经过多年研究探索,使意拳在传导问题上,已然进了一大步。进步的基点在于「整体」的追求,而

关于我们   |   美国加州   |   美国夏威夷   |   日本